大皇董卓搭配阵容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它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在三国志战略版中董卓是一个不错的武将,有着较高的属性,非常适合单刷开荒,今天小编给给大家带来了三国志战略版董卓碰瓷流开荒攻略,感兴趣的不要错过哦。
从属性上看,董卓是一个非常全能的武将,2.07的统率成长、1.85的武力成长、1.35的智力成长,加上自带战法的效果,高等级的董卓三维非常恐怖。双s的兵种精通,也决定了董卓单人开荒的地位。
酒池肉林
战法类型:被动战法,第五回合群体伤害词条属于主将技,不属于被动战法范畴,所以受到虚弱效果影响(无法造成伤害),并且伤害值受到实时兵力和武力值的影响,其余效果不会被任何战法影响也不会与任何战法冲突。
战法解读:战法满级情况下,每回合使兵力减少(%1x回合数),很好理解,每回合都会自我伤害,然而实际所受伤害是远远小于倒戈恢复的,可以忽略不计;每回合获得8%的倒戈,也就是每回合8%的兵刃伤害吸血,到第八回合最多可获得64%的兵刃吸血;每回合获得15点武力,实测25级董卓第五回合发动群伤时武力已经堆叠到逆天的260点;第五回合对敌我全体造成158%的兵刃伤害,经过实测,应该纠正一下,是对除董卓自身以外的所有人造成伤害,不是敌我全体。
战法整体偏强,再带上很容易获得的传承于三星何进的主动战法还击,用四星皇甫嵩的被动战法后发制人,效果更佳。
我们来看看实战
空地100兵
一级地200兵
二级地400兵
三级地500兵
有辅助的四级地1501兵
低损稳定刷四级地2000~2500
觉醒后带工具人低损刷特定五级2702兵
董卓可以单吃所有经验,所以单刷四级地会获得11000左右的经验,比三人刷五级地获得的经验还要多,不到七小时的时间,董卓等级已经到达了22级,工具人郭淮14级,刷到接近1600势力。继续刷地,到达30级左右觉醒以后就可以开启单刷五级地了。刷五配置,董卓还击、救援,郭淮暂避锋芒。顶配董卓,后发制人,青囊/诈降/自愈。
刷地升级的要点
单人董卓要突破的难点在于稳刷四级地,因为所有的四级守军都有禁疗效果的战法,有的还有虚弱,对依赖恢复的董卓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我们等级低,侦查时要挑选有智将的阵容攻打,智将普攻伤害极低,相对容易,并且尽量不要选择骑兵队伍,注意兵种克制。一开始的几块四级地,需要一到两个工具人的协助,郭淮是首席工具人,被动减伤。工具人只需要带一个兵帮董卓挡一刀即可,到达17级时,董卓就可以单刷四级了,死兵会从1000~500,慢慢降至700~300,最后变成400~200,一个人消耗的资源总得来说会比常规三人队少很多,毕竟翻车也就只有那么多兵可以死。
最最重要的一个技巧
开启第二个霸业后,地图上会出现贼寇,消耗1策书击败可获得资源,兵力为4500兵,董卓单挑贼寇可以获得10000左右的经验,由于对方没有禁疗虚弱,几乎是白给资源和经验,一定要把目之所及的所有贼寇打完,快速升级。董卓开荒的优点是节省战法和饲料,非常适合有幸抽到董卓的平民玩家,缺点在于对野地阵容挑选要求较高,五级地张燕、曹彰无法单挑。
战法搭配
适合单人董卓的战法很多,前面提到的还击、后发制人是固定二号位,不可更换,那觉醒以后的三号位该放什么战法呢?这里有几个推荐。
肥美:顾名思义,董卓带第五天签到赠送甄洛传承的魅惑,这谁顶得住,受到普攻后会对普攻者随机施加任意一种控制效果,打架开荒都很过分的搭配。
定时炸弹:顾名思义,第五回合爆炸,带夏侯_、吕玲绮传承的绝地反击,第五回合时固定获得额外30点武力和造成260%的全体伤害。加上自带战法,总共418%的全体伤害,兵刃输出总百分比高达1254%。用于开荒,和配合白嫖体系使用。
合肥:顾名思义,两倍的肉,签到第七天赠送的廖化战法(诈降),第一回合混乱自己,也就是会攻击队友,然而董卓单刷并没有队友,第二回合开始,每回合恢复160%的生命值,还受智力影响,25级的董卓没加智力,已经达到105点,第三回合总共恢复480%的生命值,第五回合后董卓已经获得了40%的兵刃吸血,反击吸血,恢复跟上,非常非常肉。
减伤碰瓷体系
体系核心在于郭淮的御敌屏障+庞德的暂避其锋,前三回合总共可减伤65%,还有很多被动减伤、指挥减伤、指挥控制或者只有1个兵也能发挥大作用的战法,附加到夏侯_、朱_、董卓、张飞一类的指挥、被动输出将身上。自此,《三国志·战略版》也有了碰瓷体系!
三国志战略版武将汇总详解
曹魏武将曹操曹丕典韦许褚夏侯渊曹仁荀_夏侯_张_郭嘉庞德钟会于禁乐进程昱李典曹彰甄姬文聘臧霸
群雄武将董卓袁绍张角吕布马腾公孙瓒华佗左慈孟获兀突骨张宝张梁皇甫嵩朱_华雄纪灵
蜀汉武将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诸葛亮黄忠黄月英
法正糜竺关平
孙武武将孙权孙坚孙策周瑜陆逊吕蒙太史慈甘宁
小乔
巅峰时期的董卓,手下都有多少人才?
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为了对付把持朝政的“十常侍”,秘密召集当时的并州刺史董卓进京想要借董卓之手出去“十常侍”,然而好巧不巧的是何进这个人保密水平不行,最终这个消息也被泄露了,最终十常侍抢先一步干掉了何进,而洛阳城则陷入了内乱之中。
而当董卓在前往洛阳的路上就已经听到了皇宫大乱的消息,此时董卓已经意识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于是赶在袁绍等人之前赶到了芒砀山挟持了汉少帝,从此汉廷进入了董卓时代。
其实,董卓一开始的时候兵力人数并不多,只有跟随他进京的五千多人,不过他不愧乱世枭雄,他凭借这五千人夜晚出城天明进城的套路成功震慑住了所有朝臣,同时也成功将何进的部下收为己用,此时董卓已经真正做到了大权独揽,而袁绍等人也无力回天了。
可以说董卓巅峰时期阵容堪称豪华,帐下十几万大军都是当时洛阳朝廷最精锐的中军,个个都是身经百战,而除此之外董卓帐下的谋士和猛将也堪称豪华,如果你清楚知道董卓当时帐下的阵容,那就明白为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无法对抗董卓了:
李儒和贾诩
在董卓帐下当时有两个特别厉害的谋士,可以说这两个人就算放到谋士如云的三国时代都是最顶尖的,这两个人就算贾诩和李儒。
贾诩我们都知道,当被人称为“毒士”,从这个称号就可以看出贾诩究竟有多厉害,事实上贾诩就属于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物,就如同那战国时代搅弄天下风云的纵横家一般,贾诩每献一计必定搅得天下生灵涂炭。
比如贾诩第一计就是董卓死后,让李傕郭汜纠集董卓旧部杀回长安,而这一计直接就要了王允的命,同时让大汉江山再无翻身可能;贾诩第二计是让张绣诈降曹操,同时又利用张绣的婶娘让其神魂颠倒,趁着曹操放松警惕直接把曹操杀得大败;贾诩第三季计离间计,离间马超和韩遂的关系,让本占上风的西凉军彻底分崩离析。
而李儒的毒计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丝毫不亚于贾诩,《三国志》之中对其记载不详细,可是演义之中李儒堪称是董卓的首席谋士,先是以赤兔马收降吕布,再是以毒酒杀少帝也都是出自李儒的手笔,甚至李儒要求董卓将貂蝉送给吕布都是李儒的计谋。
所以可以说,当时董卓在智囊团上比之三国任何一个诸侯都不逊色,可惜这两个人都是利己型的人物,所以口碑一直不怎么好。
徐荣、高顺、张辽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其实董卓帐下猛将倒是不少,可惜很多都是有勇无谋之辈,而真正称得上帅才的却得不到重用,这也是董卓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当时董卓帐下有徐荣、高顺和张辽三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三个人堪称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
首先说说徐荣吧,他在演义之中就是被夏侯惇三个回合斩落马下的三流武将,可是历史之中却并非如此,曹操用兵多诡诈,可是在三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击败曹操的人就是这个徐荣。
当时曹操所部想要趁盟军人多追击董卓,可是这个时候大多为了保存实力而止步不前,曹操无奈只有率领本部人马往前,而徐荣就看出曹操兵少这个缺陷在中途埋伏,这一战差点让曹操报销,若非曹洪拼死,曹操这一仗真的就死了。
而当时盟军之中还有一个猛人就是孙坚,当时董卓唯一惧怕的就是孙坚,可就是如此厉害的人物也败在了徐荣手上,因为在徐荣这边讨不得好所以才换了个目标杀了华雄。
董卓为何执意要立年幼的刘协为皇帝?
新一轮权利的角逐开始了。在这一群外官中,势力最为强大的就是董卓,董卓因此也成为了新秩序中的领头羊。重新分配资源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身上。董卓在重新分配这些资源的时候,为了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保证以下规则:一、让多数人公平;二、让少数人不公平。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才是绝对的,既然是这样,那就让一小部分人来承担这种不公平,以减少反对自己的力量。感到公平的人尽管不一定会拥护自己,但是感到不公平的人一定会敌视自己,只有让不公平的人原来越少才能让自己的地位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威胁。那么, 究竟让哪一部分人来承担不公平呢? 最优选的策略是:让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少数人不公平。对董卓威胁最大的人有两派:1. 文派。是官员中级别最高的三公。不过三公的地位虽然高, 但都是虚职, 没有实权。2. 武派。是京中带武装队伍的军官。不过他们手里虽然有兵, 但地位一般都不太高。如果一但发生叛乱, 这些手里有兵的下级军官一定是最具实力的。所以, 这一部分人对董卓的威胁最大。让这一部分人来承担不公, 是董卓的优选策略。而在这一部分人中, 袁绍、袁术两弟兄都是京中带武装队伍的军官, 他们的叔叔袁隗则是太傅, 三公一级的人物。因此, 袁氏家族最具把持朝政的可能, 袁隗是董卓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要打击袁隗, 先得拔掉袁绍、袁术两弟兄。把皇帝废掉, 皇帝一废, 这些下级军官的功劳也就等于废了。小皇帝登基时间很短, 和大多数官员都还没有建立利益关系, 只有这些立有军功的下级军官们和小皇帝存在利益关系。小皇帝一废, 利益关系就解除了。大家私分的是皇帝的权利, 在董卓的操纵下先完成分配方案, 再叫皇帝签字通过, 你们这些人原先的功劳, 都去找那个破产了的皇帝去结帐吧。这就是董卓废掉皇长子少帝又立皇次子为献帝的真正用意。不是为了欺负皇帝, 而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如果董卓不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 仅仅只是为了便于自己操纵皇帝, 那他就不会废长立幼, 因为大儿子刘辩没有小儿子刘协聪明能干, 这是公认的, 相对来说, 操纵大儿子比操纵小儿子要更加方便些。何必多此一举。董卓走这一步棋, 是要冒一定的风险的, 但这是一步要招, 尽管会招骂, 但还是要走。这步棋一走出, 直接导致了袁氏兄弟连夜逃出了京城。逃跑是正招。因为董卓的这个动作, 明摆着就是冲他们来的, 无论合作, 还是不合作, 演变下去, 都是迟早要对他们下手。所以别人不怕, 他们最怕, 逃命要紧。通过废长立幼直接打击有军功的这部分对自己有威胁的人, 间接震慑其他的人, 再提拔大量对自己无威胁的名流名士作官, 为以前的冤案平反, 罢官的复职, 使受益的成为多数人, 董卓的位置就稳了。
好了,今天关于“大皇董卓搭配阵容”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大皇董卓搭配阵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