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题记:2023年9月27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酒泉市人民政府、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研学丝绸古道·旅行如意甘肃”——2023甘肃研学旅行大会,重磅推出甘肃研学旅行十大主题百条线路千堂课程,着力讲好中国故事甘肃篇章,合力推动甘肃研学旅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领跑全国。我们将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微游甘肃和省内外媒体平台陆续刊发甘肃研学旅行十大主题百条线路千堂课程详细内容,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予以生动呈现,欢迎广大莘莘学子和入甘游客走进“如意甘肃”,实现研有所值、学有所思、旅有所乐、行有所获!本期集锦展示的主要内容为“万物有光·自然科普主题研学之旅”中主推的线路课程:隐世秘境·洛克寻踪研学游。
线路设置
卓尼县【大峪沟旅游景区、卓尼土司“博峪行宫”遗址、羊巴古城遗址、贡巴寺、尼巴村、光盖山】—迭部县【扎尕那景区】
第一天
研学点:大峪沟旅游景区
研学课程:《如画藏乡》
大峪沟旅游景区位于卓尼县木耳镇,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集山雄、石奇、水丽、林秀于一身,自然风光丰富多彩,是甘南州旅游资源相对集中,较具代表性的景区。在大峪沟开展团建活动;小组合作完成大峪沟植物种类调研,绘制研学手抄报;用朗诵、戏剧等形式展示大峪沟的风景和历史。
研学点:卓尼土司“博峪行宫”遗址
研学课程:《以“红”带“绿”,助力发展》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卓尼,遭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卓尼土司杨积庆深明大义,为红军开仓放粮,帮助红军穿越天险腊子口北上抗日,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杨积庆土司因此遭国民党军阀杀害,1994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博峪村内有卓尼土司“博峪行宫”遗址,俗称博峪衙门,是卓尼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甘肃省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聆听讲解,了解博峪土司杨积庆烈士的故事,思考他的援助对红军两过甘南,顺利北上抗日的重要性;开展乡村调查,走访当地群众,完成乡村调查报告。
第二天
研学点:羊巴古城遗址
研学课程:《战略要地》
羊巴古城遗址位于卓尼县卡车乡羊巴村。城垣截山堵川而成,半为天然陡壁,半为板筑土城,三面临洮河,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约3000米,周围壕沟纵横,保留有古战场遗迹。实地考察,对羊巴古城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探究遗址建设在此的原因;查阅资料,了解石堡城之战,探究真正的石堡城在哪里。
研学点:贡巴寺
研学课程:《甘南掠影》
贡巴寺应名万寿寺,位于卓尼县城西南六十三公里的江迭路间的刀告乡境,藏语称“噶丹扎西桑珠林”“贡道林”,也称“扎喜钦库林”,是甘南地区规模仅次于拉卜楞寺的大寺院。交流分享,讲述贡巴寺的历史沿革和传说,探究五色经幡中各个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研学点:尼巴村
研学课程:《百年藏寨》
“尼巴”为藏语译音,意为“阳坡”。尼巴村地处甘南卓尼县车巴河中游的尼巴乡,村寨坐北朝南,清澈的车巴河穿村逶迤而过,散发着古香古色气息的藏式建筑已有百年,因此被称为“百年藏寨”。观察尼巴村古民居建筑,了解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与同伴分享尼巴村“三兄弟漂木选寨”的传说。
第三天
研学点:光盖山
研学课程:《天然石城》
光盖山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拥有罕见的第四世纪冰川遗址,海拔3000多米,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完好地保留着原始自然风光。拿出手中的相机,记录最美“石镜山”;找寻穹窿连绵的光盖山沧海变桑田的遗迹。
研学点:扎尕那景区
研学课程:《人间仙境》
扎尕那位于迭部县城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群山环绕的扎尕那,仅有一条狭窄的道路与外界相连,长期独享着一方宁静。在“桃花源式”的山间盆地中,农耕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交映,201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认定“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画下你眼中的扎尕那美景;小组讨论,为当地旅游发展出谋划策。